摘 要 对近来面市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的宝石级合成翡翠,使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等谱学分析测试仪器进行测试,研究其振动光谱,试图从振动谱学的角度分析研究这种合成翡翠的特征,并比较它与天然翡翠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在红外光谱方面:GE合成翡翠的指纹区与天然翡翠的基本相同;而在基团频率区,则有明显的不同:在3400-3700cm-1范围内显示一组由OH的伸缩振动导致的特征吸收谱带:3375、3471、3614 cm-1。揭示了合成翡翠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羟基。在拉曼光谱方面,一组376、700、989、1039 cm-1的尖锐吸收峰一方面显示了和天然翡翠的拉曼特征一致性,另一方面也显示其具有完好的结晶形态,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均显示了样品中重质量的阳离子的缺乏。
主题词 合成翡翠 宝石 振动光谱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引言
翡翠作为一种美丽、稀缺的玉石品种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对它的人工合成技术的研究从十九世纪就开始了。上世纪60年代的贝尔(Bell) 和罗茨勃姆(Roseboom ) 发现翡翠是一种低温高压矿物,必须在高压条件下才能合成[1],至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翡翠合成研究工作。80年代我国吉林大学和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所[2]、中科院贵阳地化所[3]等单位也进行了合成翡翠的试验。但由于翡翠的特殊结构,很难实现由非晶体或其它晶体向钠铝辉石的晶体的转化,致色元素Cr也很难进入晶格中,所以合成效果都不理想,所得到的往往只是一些微晶粉末或者是含有大量玻璃体的翡翠成分的混合物。
全文下载:
点击下载全文
广东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省宝协)举办的《智启新篇章 创梦新时代》第六届三次会员代表大会...
[详情]—— 记广东省珠宝玉石贵金属检测中心2025年“315活动”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
[详情]作为广州市科普资源开放力荐单位,我中心(GTC)珠宝消费科普基地于本月如期向公众开放,吸引了...
[详情]—广东省珠宝玉石及贵金属检测中心助力世界地球日科普活动 2025年4月22日...
[详情]——GTC助力越秀区先烈中路小学科普游园活动 2025年4月18日上午,广州市...
[详情]——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梁军书记一行莅临中心调研交流 为深入掌握行业尖端技术动...
[详情]